IWC万国表飞行员系列腕表在飞行表领域的地位,之所以能受到表友们的认可,除自身过硬的性能配置与出众外观颜值设计以外,也在于飞行员系列产品线阵容之丰富。
IWC万国表大型飞行员腕表Markus Bühler特别版 初代涡轮大飞 腕表型号:5003
图片源自网络
那如果要再从众多飞行员腕表中挑选一只最重要的,最具代表性与辨识度的款式,很多表友就都会选择一款特殊的作品,也就是涡轮大飞。它作为整个万国作品中的“金字塔尖”存在,能与它相提并论的特殊作品,可能也只有那枚著名的N+1大复杂表战马了。
大型飞行员腕表43陀飞轮MARKUS BÜHLER特别版 第二代涡轮大飞 腕表型号:IW329901
前不久,也刚跟各位表友们详细聊了聊,作为“封神之作”的涡轮大飞重出江湖了。全新涡轮大飞在设计上,延续了初代外观设计语言,但实际上两者又完全不同。最新发售的二代涡轮大飞是一只陀飞轮表,从功能性上来看传统大复杂功能的融入,也将万国复杂表提升至新的高度。
IWC万国表时计及机芯组装副总监Markus Bühler
为此,腕表之家专门采访了涡轮大飞的创作者,IWC万国表现任时计及机芯组装副总监Markus Bühler,与他本人详细聊了聊新作,那就先请他为我们简单介绍一下IWC万国表发布大型飞行员腕表43陀飞轮Markus Bühler特别版。
Markus Bühler:此次全新的大型飞行员腕表43陀飞轮Markus Bühler特别版,是2008年推出的大型飞行员腕表Markus Bühler特别版的继任表款,也无论初代与新作,其独特之处都是在于 6 点钟位置设有一个小型飞机涡轮。
其实多年来,我们一直有制作复刻版的想法,但我们不想只简单地复制原版,我们希望创造出真正有特色的产品,以满足全世界表迷这么多年来的高期待。因此,我们决定将特色的飞机涡轮小秒针设计,集成为飞行陀飞轮,然而这无论对于设计还是制造而言,都是巨大挑战。
在陀飞轮中,平衡摆轮和擒纵装置设于一个小笼架内,这个笼架每分钟会绕自身轴自转一周。所以整个装置的质量和惯性越大,所需的运转能量就越大。因此,如今任何陀飞轮构造的主要焦点,都是尽可能减轻重量。
第二代涡轮大飞涡扇桨叶陀飞轮笼架细节
所以我们就将新作的涡轮笼架,采用了轻量的钛合金材质制作。且由于涡扇的几何形状复杂,尺寸还小,单是铣削每片扇叶过程就要花费数小时,再加上十二片桨叶中的每一片都还需由手工抛光和修饰打磨,从而让最终作品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高精细度与美感。
IWC万国表大型飞行员腕表 “Markus Bühler”型号5003,也就是初代涡轮大飞的问世,要从2001年Markus Bühler在沙夫豪森IWC万国表担任制表师学徒算起,在干了两年学徒后,于学徒期最后一年2003年,他参加了“钟表设计学院IFHH”(Institut de Formation à la Haute Horlogerie)比赛。当时该赛事共64名制表师学徒参赛,Markus Bühler就凭借涡轮大飞以 44 分最高分(满分50分)的成绩,最终赢得了大奖。
其实很多表友,都对Markus Bühler以初代涡轮大飞参加竞赛拿奖这段历史很熟悉了。但实际上也有表友包括我本人也是,并不太了解当年是出于一个怎样的契机,使Markus Bühler获得了将涡扇发动机,加入进大型飞行员腕表设计中的灵感?我也挺想知道了解,在他得知这款以自己名字命名的飞行员腕表,受到了全世界IWC万国表粉丝群体的认可与追捧后又有怎样的感受?
Unitas/ETA 6498机芯
6497 6498两款机芯作为基础也衍生了不少优质机芯 像很多独立制表人也都曾使用过它们
初代涡轮大飞实拍图片源自网络
Markus Bühler:其实当年参赛是规定了不少要求的,就比如最主要的参赛设计是要求我们以一种创造性的方式露出Unitas怀表机芯,也就是ETA 6498手动机芯的发条盒,并且留给我们的创作时间并不长,为此,我的想法必须简单且直接,所以就想到了将发条夹板和上链轮系等部件镂空,并将发条盒直接设计成飞机涡轮。我的想法是,飞机涡轮和发条盒的本身功能相同,既两者都是负责驱动的主要功能零部件。当然,使用飞机涡轮设计,那就需要用上飞行员腕表了,再加上因为大型飞行员腕表也一直是IWC万国表特别受欢迎的表款系列,所以我们选择了大飞来当做设计基底,以完成我的参赛作品。
不过,在小秒针上安装涡轮桨叶的想法,其实是后来我将比赛创意转化为最终版腕表时才产生的,已经都把发条盒转化成为了涡轮,那不妨再把小秒针做成涡轮桨叶,尽管小秒针的涡扇都不是比赛要求。现在回想起来,大型飞行员腕表Markus Bühler特别版之所以成为全球收藏家梦寐以求的珍品,首先就要归功于6点钟位置小秒针上的飞机涡轮。
涡轮大飞,这枚腕表可以说是创造了无限可能。而不论是以前还是现在,能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一枚IWC万国表大型飞行员腕表,我都感到非常自豪!
初代涡轮大飞机芯细节
Markus Bühler在获奖后,也就是2004年学徒期满就留任于IWC万国表工作,并在当时被委任带领一个学徒团队,将涡轮大飞作为限量版正式投入生产。尽管最终初代涡轮大飞仅打造了12枚,其中一枚被IWC万国博物馆收藏,一枚被留给Markus本人,对外发售仅仅10只,但因为不少零件都需要手工制作的原因,如盘面上的铝制涡轮扇叶,发条盒上的涡轮扇叶,再加上机芯整体打磨,像夹板的手工倒角,围绕发条盒涡轮做环形日内瓦纹,还是花费了多年时间,那10位收藏家们也直到2008年才真正拿到初代涡轮大飞。
初代涡轮大飞两种盘面设计
图片源自网络
其实涡轮大飞在做量产期间,也有个比较有意思的事,就是当时盘面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盘面设计是在涡轮扇叶上方加了Jet Age标志,我理解是为了跟飞机涡轮发动机做呼应而添加,可能想表达大飞作为飞行观测表鼻祖,也已经来到了喷气机时代。但Markus公司最终还是选择了传统经典的造型,保留原版盘面设计,进行量产。
在完成初代涡轮大飞限量版腕表量产后,Markus Bühler也一直任职于IWC万国表,并曾担任多个职位,包括工业化部门负责人及机芯装配负责人。从2020年开始,他开始担任时计及机芯装配副总监,全权负责从机芯到成品腕表的整个组装过程。而对于这位深耕腕表领域多年的制表师,我们也很好奇从他的角度来看,腕表设计与机芯功能,两者之间究竟应该是怎样的关系?毕竟新款涡轮大飞,就做出了功能性上的全新升级。
这让涡轮不仅成为一个设计上的创新,同时它还具有技术功能,游丝附着于其中某片桨叶的底面,便可直接可以转动涡轮以调节摆轮,取代了常规游丝外桩上的调节螺丝,这还进一步实现了陀飞轮框架的减重,再结合五级钛合金叶片,得益于这种航空航天同款材料的轻盈特性,整个陀飞轮重量仅为0.6克,这放在同级别陀飞轮腕表中,它也是非常轻的。
全新版本涡轮大飞与初代版本,虽然秉承着相同的设计语言,但我个人也认为实际上两者是有很大区别。像原版表款虽然足够特立独行,但配置上还是比较传统,钢壳搭配46毫米经典大飞尺寸,这同时也是现代飞行工具表的基础,够大观测辩读性够好。
而新表首先选用不那么“传统”却更适戴的43毫米尺寸,细节上也有所调整,同时更显奢华。所以我们也向Markus Bühler提问道,新作为什么没有选择原版表款的配置,进行原汁原味的呈现,以及新作在奢华属性上都做了哪些努力?而他给出的答案,实则是在他看来,这是对于现如今腕表市场流行趋势的精准把控,现如今戴大表的人少了不少,很多消费者都在转而追求日常更适戴的腕表尺寸。
Markus Bühler:我们还是希望打造一款全新的、更奢华的腕表。由于第一版涡轮大飞的表壳直径为46毫米,我们就决定将新推出的涡轮大飞表壳直径定为43毫米。多年来,我们的消费者和表友的喜好和品味也在不断变化,小直径表壳的需求量逐渐增大。
同时第一版是一款精钢表,但现在我们也想尝试使用更奢华的材料。铂金可以说是钟表与珠宝业所用最为珍稀、纯粹和贵重的金属之一。而我们在腕表奢华属性上所做的努力,你可以通过大型飞行员腕表43陀飞轮Markus Bühler特别版的铂金表壳,都经过手工精细打磨看到,像表圈和表耳做抛光处理,得益于这种修饰工艺,铂金的白色光泽更加耀目,从而赋予腕表整体精致、优雅、考究的外观。黑漆表盘也是个亮点,比以往的更光滑,白色数字时标填充有Super-LumiNova®夜光材料。
在黑色马臀皮 (又名科尔多瓦皮)表带内侧印有我的签名,与整体设计相得益彰。这款新作,精准传达了IWC万国表的设计精神,同时彰显出超高水准的细节和手工艺。
82905机芯,万国已经配备应用钻石镀层技术的硅擒纵轮、硅擒纵叉
腕表之家也注意到IWC万国表近期新作,例如这只全新涡轮大飞,也包括此前给汉密尔顿打造的陀飞轮腕表,都使用了硅质擒纵叉,和高度镂空造型的硅擒纵轮,并新应用了钻石壳体Diamond Shell®技术。以往我们提起硅擒纵钻石镀膜技术,大家可能第一反应是雅典表率先使用,但目前包括万国、罗杰杜彼在内的历峰集团品牌,也开始逐步使用该技术,所以也请Markus Bühler为我们介绍了下在机芯应用硅与涂层技术零件的好处。
IWC万国表葡萄牙系列陀飞轮逆跳计时腕表 刘易斯·汉密尔顿特别版 IW394008
89900型机芯同样应用硅擒纵叉与擒纵轮,并镀有钻石壳体技术
Markus Bühler:其实几年前,我们就推出了硅质部件和Diamond Shell®工艺处理。而陀飞轮使用硅材质就能带来多重优势,例如咱们刚才说的减轻重量,以及减少温度敏感性、抗磁性和摩擦性,而硅质的擒纵叉和擒纵轮进一步经过钻石涂层处理后,还可以再减少摩擦。这种所谓的Diamond Shell®处理,就可直接提升机芯动能流动,使动力储备达到相对较高的80小时。IWC万国表一直在寻找提高机芯效率的方法,比勒顿棘爪上链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然而,在现有机芯中加入硅部件并非易事,因为材料对能量平衡有很大影响。因此应用硅材质的机芯也必须从头开始设计。
采访临近结束,我们向Markus Bühler先生提出了最后一个问题,是关于它自己手上那枚的初代涡轮大飞。之前也跟大家聊来着,Markus本人保留的“No. 11”涡轮大飞,是块独一无二的,因为涡轮上并没有旋涡图案,而第二代涡轮大飞总共生产51只,最后一枚IWC万国表依旧送给了Markus Bühler,所以我还挺好奇此次新作他是否给自己的腕表,还留有类似这样的专属设计?
Markus Bühler:事实上,我自己保留的初代涡轮大飞中的11号,用独一无二来形容可能并不太准确,它只是有点特殊。此前作品其实都在涡轮头上带有旋涡图案,我的那枚是在返工时才把图案去除的,是个小意外,才使得它变得独具特色。而在新版中,我就没办法给自己留点特殊设计了,因为你看涡轮的中心变成了摆轮的避震器。
通过Markus Bühler先生本次采访内容,也让我们进一步了解两代涡轮大飞作品本身,以及其背后的创作故事。我也期待有机会能拍摄到涡轮大飞,无论是初代还是全新第二代,以实物再来给各位表友做个详细介绍。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