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来说一说万年历。
先帮大家梳理基本知识,比如全历、年历和万年历功能有人一头雾水,其实区别很简单:全历无法识别大小月,所以一年至少手动调5次日期;年历唯独无法识别2月,所以一年调1次;而万年历一切尽在掌控中。
也正因此,万年历的功能就更复杂(一般表盘上要显示星期、日期、月份和闰年)——不仅要识别2月,还要分清28天和29天的区别。4年一个轮回,万年历记得清清楚楚。
为什么只管100年?这要从历法说起。
一般我们设定闰年是可以被4整除的年份,比如2020年,如果一直按这个规律就好了,但偏偏没那么简单。
有一句很有名的口诀——四年一润,百年不润,四百年再润。也就是说,百数年(1800年,1900年,2000年)原本都应该是润年,但“按照规定”,不能被400整除的百数年被赶出了“闰年”行列。所以,2100年不是润年,万年历表在这一天就得重启。
当然这个规定是古人制订的。
早在公元前 46 年,尤利乌斯•恺撒在罗马历基础上改革,推出儒略历(Julian Calendar),宣布每个四年在2月份增加一天。因此,儒略历一年平均有365.25天。
公元 1582 年,教皇格里高利十三世将儒略历修改为格里高利历(Gregorian Calendar),调整闰年计算方法(因为在儒略历后的1500多年中,产生了近10天误差,所以他要在每400年减掉3个闰年)。
万年历功能就用机械的方式尽可能和历法同步。
1762,Thomas Mudge发明第一款搭载万年历装置的表。
1864年,百达翡丽万年历怀表诞生,1865年时这枚怀表销售给了西班牙女王的御用制表工匠F. de la Peña,他也是王庭的时计供应商。
在1929年时,因为大萧条,腕表产量下滑,但那时候的百达翡丽却推出不少带有众多复杂功能的作品,比如三重日历表、配备视窗式万年历显示的三问报时表等。
应该说从1925年的第一块万年历表出现后,这就一直是PP历史上款式最多的功能表之一了。
目前在博物馆或拍卖行上能看到的万年历依然价格不菲,比如1951年的2497,1962年的3448,依然是大佬们追逐的对象(强烈建议大家去日内瓦要预约百达翡丽博物馆,可以看到最壮观的万年历大军,而且老表表径都很小,看起来极其舒适,男女适宜)。
当然,玩家们心里都绕不开的一块表就是1937年制作的96,这也是世界上第一块搭载自动返回式日期指针的万年历(1993年出现的5050也继承了自动返回式日期指针)。
另外,比较有名的万年历还包括1526。
1526有一块制造于1942年,很有可能是这个系列唯一一块中心大秒针的款。另外还有唯一的不锈钢款式,用了11个阿拉伯数字时标。
亨利•斯登1943年还从他的父亲查理•斯登这儿继承了一块1527,孤品。
PP在产的万年历表中,年纪最大的是5159,2007年发布,至今12年。其次是5496,2011年发布,至今8年。
百达翡丽一直以来的特点就是,一敢停爆款,二迭代也不慢,所以万年历的选择其实并不少(毕竟是公价六七十万的表)。
如果我们给PP在产万年历归类,最简单的办法是按机芯划分,240机芯和324机芯。而万年历技术最关键的一点凸轮运转原理。
其中,240机芯搭配48齿凸轮,表相对薄一些。48齿凸轮是最容易理解的。我们可以认为,4年一个循环,手表一共要走48个月,这等于是把48个月份刻在齿轮上,按顺序走完一圈就行(闰年已被特殊记录)。
在目前的在产款中,所有采用辅助表盘显示的万年历款都配了48齿凸轮。它们包括女款的7140,男款的5327和5740。
另一种就是324机芯,搭配12齿凸轮,它们都是自动返回日期指针的万年历表款。
12齿凸轮走一圈需要一年,那么问题来了,它如何在第四年自动识别2月的29天呢?我们可以看下图,行星轮(小长方形)每年会旋转90度,靠的就是这个办法来区分第4年的2月。
5159,5160和5496用的都是12齿凸轮。
不过,对我们佩戴者来说,到底有啥主要区别呢?第一,不同机芯表的厚度不一样,第二是盘面布局要投个人喜好。
PP所有视窗式瞬跳万年历也都用了12齿凸轮。比较典型的就是5207和5208,人家可都是三问万年历啊。
说到跳时,这也是很多表友津津乐道的地方。
事实上,PP从来没有把跳时所需的时间当成质量问题,毕竟稳定和准确是第一要义。另外,为了防止集中跳时消耗太多能量,什么时候跳,谁先跳也是严格设计好的。下图是部分万年历的大体跳时时间,供参考。
就奢侈品而言,越往上越谈不上“性价比”,每分增色需付出多倍的钱,边际效益显得越来越低,但这不就是突破的本质吗?从90分到95分显然更艰难,但带来的快乐也是实实在在的,所以我们依然执着追求。
也许拥有它以后你压根不会记着调校准确这事,甚至彻底忘了2月底还要秀跳时。但最重要的是,这是我们努力突破自我得来的(顺道琢磨技术和历史故事),这就足够了。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