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表?到站西呀!”发源于1986年的站西钟表城商圈,曾是许多老广州人淘表的好去处。但如今,站西钟表城内不少铺位空置,经营多年的卖表人相继退场,商城生意冷清。有人认为,站西钟表城的不景气只是整个时装钟表行业走下坡路的体现。也有专家指出,广州钟表批发市场应该抓住机遇,参与到互联网时代全球贸易建设中,向零售型的购物中心转型。
位于广州火车站附近的站西钟表城。
档主:老顾客慢慢的都不来了
走进广州火车站附近的站西钟表城可见,一楼销售大厅里,大部分玻璃柜台内空无一物,不少卖表人或低头玩手机、或闭目闲睡、或两两对弈,有零星几个顾客正与店家询价。商城内的扶手电梯则堆放着杂物,处于停运状态。
据悉,站西钟表城里有两层是销售钟表的,共有200个铺位。记者数了数,若按有数字标志作为一个玻璃柜台,那么一楼大厅共有近50个柜台空置。而二楼店面约有10个拉闸关闭。
看着自家档口对面几个空荡荡的柜台,商城店家余小姐感叹道:“生意不好做,楼下店家都走一半了,楼上还有多一点人卖表。现在不少老档主陆续撤场走了,又没有新店家进驻,人气不足怎么聚财啊。”
在站西钟表城做了12年生意的张小姐告诉记者,“2013年时,我生意最好的一个月可以卖出十几万只手表,现在一个月顶多卖出几千只。”同商城的吴老板说,自去年以来,他档口的生意已经减少了至少三分之一,“整个商城基本都是这个情况,老顾客慢慢的都不来了,手表生意已经很难(做)了。”
站西钟表城正门门槛边坐着一排拉货人,男人们正对坐打扑克。来自河南的赵阿姨,从2004年起便在钟表城当拉运工。“以前3块钱拉一趟货,我一天至少能赚个七八十块钱,现在10块钱拉一趟,我今天才赚了10块。”赵阿姨说。
商城周边的快递行业也受影响。据广州鼎环国际快递的工作人员小张介绍,钟表生意不好做,今年寄件的外商比去年的减少近半。其同事小吴打趣道:“以前填寄件单填到手累,现在等客等到心累。”顺丰快递员张先生同样表示,今年来自商城的快件数量比往年少了三分之一。
街坊:印象里钟表城表多人也多
站西钟表城的繁荣景象,至今仍停留在不少广州街坊的心中。“我小时候听老人们说要‘三转一响’做嫁妆,到了上世纪80年代末自己出来工作赚钱了,就到站西花了40多块钱买个手表,只是(那时候)嫁妆已经变成电冰箱、电视机、洗衣机三大件了。”回忆起站西钟表城,市民吴阿姨说,钟表城里人山人海,“去到那里要把钱包捂紧了。”
在市民刘先生印象中,站西钟表城“手表品种多,外国人也多”。十几年前他偶尔去站西淘表,“站西钟表城很出名的,那里的人太多了。在那会讲价的话,几十蚊就能拿下块优质机械表。”
专家:应向零售型购物中心转型
广东财经大学流通经济研究所所长王先庆表示,如今,手表的功能被其他科技产品替代,把手表当礼物、当收藏品的消费者也越来越少,而购买时装表的消费者又更倾向于上网买。事实上,站西钟表城的不景气也只是整个时装钟表行业走下坡路的体现。
广东省流通业商会执行会长黄文杰表示,广州站西各个钟表批发市场要想突破困境就必须顺应时代发展,借助互联网力量,向零售型的购物中心转型。“只有不断被社会需要,被消费者需要,这生意才能继续。”
北京工商大学教授洪涛表示,广州钟表批发市场在国内外贸易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现下几乎所有传统批发市场都面临转型、升级、外迁三大任务,而广州钟表批发市场应该抓住机遇,参与到互联网时代全球贸易建设中,结合实际情况将批发市场转变成为零售中心、交易中心等;同时顺应现下的交易方式,利用互联网、云计算等方式升级,扩充销售渠道,开展交易活动。
■威水史
“中国钟表看广州”
相关资料显示,广州站西地区销售钟表始见于1986年,当时街头巷尾不时可见一些无正式牌照经营的商贩在兜售打火机、手表等商品;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至九十年代初,钟表销售日渐兴旺,九龙表行转为专营钟表,成为该地区早期的钟表专业性市场,以销售成品钟表为主。1999年开业,站西钟表城成为该商圈里首家档次较高的钟表专业市场,场内商铺约200个,设有扶手电梯和升降电梯,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商人。二十一世纪初,广州站西钟表商圈发展成为全国知名钟表商圈,获得“世界钟表看瑞士,中国钟表看广州”的美称,成为集钟表批发、零售、修理、品牌服务为一体的繁荣地段。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