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我们喜欢手表的朋友都多少了解过,一些热门运动表市场上长期出现供货不足一表难求。例如像百达翡丽鹦鹉螺、爱彼的皇家橡树、劳力士的迪通拿、潜航者中的热门款,这些明星表款也并非限量款式,但由于具有广泛的口碑和辨识度带动了从众效应,导致大家购表选款都聚焦在那几款表上。
说疫情刚爆发时劳力士一度停产停工,对接下来几年品牌产量造成一定冲击,但这真的是品牌手表缺货的主要原因吗?
品牌供给不足?
按照劳力士官方的说法也并不一定全错,确实有这种市场上之所以会缺货是在于劳力士的产量无法追上市场需要的数量,但不是根本原因。摩根士丹利每一年都会发布瑞士手表产量及销售情况的调查报告,今年刚发布的报告中指出劳力士2021年大约制造了105万只手表,但因为劳力士集团属于独立经营的企业,他们不会对外公布自家财报,所以摩根士丹利提供的数字也只是一种估算,而并非实际数字。
在最近这几年,劳力士一直尝试着提升制表数量,但仍远远无法满足突然爆发式的劳力士表市场增长幅度。
关于劳力士每年生产多少只表,我们可以通过2015年瑞士天文台公布每个品牌获得COSC认证的数量,这也是该机构最后一次公布次数据。那时候劳力士拿到的COSC认证有795716份,以劳力士的每只表都要送天文台检测的传统判断,我们可以推论品牌当年的产量差不多就是80万只左右,所以如果摩根士丹利在2021年的调查报告估算接近实际情况,这代表劳力士2021年的手表产量比起2015年已经增加了25%之多,看起来劳力士也确实提高了以因应市场需求。
市场需求太大?
我们大概了解了劳力士的年产量变化后,再进一步了解下市场的需求量,比起劳力士产量,市场需求量更是一种难以计算的数字,因为不可能有机构去统计全球有多少人是劳力士表主,甚至有多少人打算在人生中购买劳力士手表等。如果单纯要了解为什么市场对劳力士手表的需求量大幅提升,大概可以总结出这么几个原因:
一是,大家都有钱,可以购买的起劳力士这种高级手表了;
二是,盲从效应,跟随比我优秀、审美更高的人来选择劳力士手表;
二是,劳力士在同业内属于保值性非常高的品牌,有的表款佩戴几年还能小赚一笔,有投资心理。
劳力士出现在BrandZ全球最具价值奢侈品牌十强榜单中,并位列第五。劳力士是十强榜单中唯一一家只销售腕表产品的品牌。BrandZ是国际知名的全球品牌资产平台,衡量品牌销售额评估结果的品牌评估平台,每年都会发布全球每家知名品牌的排名并具有不错的公信力。
各大社交平台成为表界“造神”背后的推手
这几年国内社交平台在全球大放异彩,展现形式也更加的直接和具有代入感。抖音、快手、微信、微博、小红书等等,都让尤其是劳力士为代表的热门表款得到聚众效应,消费者也觉得买热不买冷的购表法则也是一项省力又安全的选择。加上新媒体和社交平台的推波助澜,热门表款不但被附加上了社交功能,还被赋予投资属性,所以导致个别热门款销售的爆发式增长。小红书和抖音上的劳力士热门款展示量日益增加,一款热门表的曝光量可以达到数亿级。
就在上周,劳力士国内高层大换血之后的第一把火,传言劳力士向国内经销商群发了一封邮件,大致内容是说建议经销商对客户采用积分制的消费方式,也就是爱马仕之前一直玩的会员制,想要入手birkin或者kelly包,需要先购买品牌的其他品类一定额度后才会拥有资格排队。
许多表友就产生疑问了,这项新规则(目前只是建议,表面上还未强制,估计也会对经销商配额订货)会不会改变目前劳力士热门表一表难求的局面?
也有人说劳力士这种积分制,利好品牌的老客户、忠诚客户。每个人的理解和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吧。
推荐阅读: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